朱民:需要构建和碳中和一致的中国模式的结构性货币政策
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设计者张希良:统一碳排放权下,全国碳市场未来走向如何?
碳排放配额正成为“既看不见又摸不着”的“紧箍咒”。在全国能耗第一大省的山东,这种感觉越发明显。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日前发布的最新报告称,为了拯救地球,使其免遭不可逆转的气候灾难,各国政府要么现在开始要么永远不开始减少排放。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近日发布。《意见》要求,培育发展全国统一的生态环境市场;建设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用水权交易市场;
4月13日,北京市政协人资环建委组织委员、专家围绕“加强减污降碳协同,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主题赴北京绿色交易所调研。自2013年开市以来,北京试点碳市场各类产品累计成交量达9336.77万吨,累计成交额30.03亿元。
4月13日,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深化电力体制改革。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进入新发展阶段后我国面临的一个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公路货运智能匹配系统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评估技术规范》日前通过中国技术经济学会评审正式对外发布,标志着中国公路货运车货匹配领域首个碳减排团体标准出台,填补了中国公路货运行业碳减排核算体系的空白。
将全球变暖限制在1.5℃是《巴黎协定》最雄心勃勃的目标,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4月4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气候变化2022:
电车评论公众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