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新生

作者: 来源:电车评论网 时间:2025-04-28 浏览量:37409


20年前,“潍柴发动机+法士特变速器+汉德车桥”的黄金动力链风靡重卡市场。

如今,“潍柴电池+法士特AMT变速器+汉德电驱桥”黄金动力系统问世,向新能源重卡市场发起了挑战。

2025年4月24日,潍柴动力旗下陕汽重卡全自主新能源“智汇”品牌发布仪式在潍柴(烟台)新能源产业园举行。此举意味着新能源重卡市场迎来了新的、强有力的产品新品牌:智汇!



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那么,在日益内卷的新能源重卡市场,“智汇”产品能否赢得一席之地?能否重现昔日“黄金动力链”的辉煌呢?


以梦为马

20年坚守

早在2021年,国内新能源重卡市场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年销量首次突破万辆,同比暴涨三倍,堪称“新能源重卡元年”。2025年一季度,新能源重卡市场销量更是呈现出大幅增长的态势。据终端上牌数据,一季度新能源重卡累销 3.03万辆,是史上同期销量首超 3万辆的年份,累计同比增长177%。

胸怀大势才能因势而谋,把握大势才能顺势而为,着眼大势才能应势而动!陕汽新能源也开启了它的新能源向上之路,可谓“芝麻开花节节高”!

陕汽新能源市场份额从2021年的1.7%到2022年的3.6%,2023年的6.4%,2024年的8.2%,预计2025年将达到11.4%(保险数据)。

2025年一季度,陕汽新能源订单突破5200辆,同比增长超2.7倍;销量近4200辆,同比增长超2.9倍。北斗份额达11.5%,同比增长3.6个百分点,新能源销量稳居主流企业单厂第一!

成绩的背后源于多年的坚守。

2009年,陕汽成功开发首辆纯电动港口牵引车;2012年,参加国家863计划,承担“增程/插电式电动商用车”项目;2021年,“纯电&混动&氢燃料”三条重卡新能源技术路线全面布局并推广;2022年,新能源智能工厂首辆车下线,年产5万辆;2024年,发布十项“极智”节电技术,累计销量突破1万辆,销量居主流企业第一!

用心灌溉,收获时节已至!


胜负未分

智汇新生

潍柴和陕汽重卡此次推出了“智汇”新品牌,和“智远”、“智焕”形成掎角之势,共同推进陕汽重卡新能源的提升跃进。

在产品方面,“智汇”推出了智汇600、智汇500、智汇400平台,覆盖煤炭运输、钢厂砂石、重载运输、港口运输、公路自卸、城建渣土、工程搅拌、农副及绿通载货等8大细分市场。

其中,智汇600布局煤炭、重载运输、城建渣土等长续航市场,主推X5000E 600千瓦时产品;智汇500面向标载煤炭、钢厂砂石、公路自卸、城建渣土、载货市场,主推X5000E 500千瓦时产品;针对中短途煤炭、砂石、城建、港口、搅拌等市场,主推M3000E 400、433、452千瓦时产品。


适用于标载煤炭运输的智汇X5000E,车辆搭载600千瓦时潍柴电池,520千瓦电驱桥,搭载900安快充,满足单次450公里续航,一次补能900公里运距需求;耗电量低至1.2千瓦时/公里,综合年度收益增加2万元/年。

适用于重载运输的智汇X5000E,搭载600+千瓦时潍柴大电量电池,580千瓦大功率电机,扭矩1800/3000牛.米,行业最大,重载爬坡及加速超车动力性行业第一,满足重载300公里运距需求。

适用于港口运输、钢厂倒短的智汇M3000E,搭载433、452千瓦时潍柴电池,刀片电池+集成热管理技术,让产品能耗降低5%,续航提升30公里。

适用于城建渣土运输的智汇X5000E,搭载400+、600千瓦时潍柴电池,单次充电满足渣土单班200~300公里运营需求。

适用于工程搅拌运输的智汇M3000E,搭载375千瓦时潍柴电池,410千瓦大功率电机,电耗优于竞品8%,收益增加0.6万/年。

每一款新品都是不同运输场景的绝佳选择。


未来可期

勇当第一

“智汇”不仅制造了丰富的产品供市场选择,而且打造了完善的新能源生态圈!以“潍柴电池+法士特AMT变速器+汉德电驱桥”为核心打造了“新黄金动力链”,想必这个黄金动力系统将会延续“潍柴+法士特+汉德”的口碑和辉煌战绩。

“智汇”构建了“车+电+站+钱+服务+回收”生态圈,生态圈涵盖了新能源重卡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包括整车制造商、电池供应商、充电设施运营商、金融机构、售后服务商以及电池回收企业等。


随着物流、工程等行业的发展,用户对重卡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生态圈模式可以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如针对不同运输场景提供合适的车型、续航里程、充电方式等,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提高市场的适配性。

“生态圈”的各环节企业通过紧密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强大的产业合力,可以说为“智汇”产品的市场拓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共同推动了新能源重卡产业的发展。



结语

基于环保要求、技术进步、成本下降、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新能源重卡的发展的确是大趋势!

比方说,电池价格从2023年的1200元/千瓦时,到2024年的800元/千万时,到2025年下降至600元/千万时,再加上电池技术的突破和底盘设计的创新驱动,合力推动了新能源重卡购置成本大幅降低。

不仅购置成本降低,新能源重卡的运营成本也日益降低。从每公里能耗成本来看,柴油车辆每公里约2.508元(按7.6元/升,每公里能耗0.33升计算),天然气车辆每公里约1.612元(按5.2元/公斤,每公里能耗0.32公斤计算),电动重卡每公里约0.78元(按0.6元/千万时,每公里能耗1.3千瓦时计算)。(说明:能源单价按西安市内峰谷均价、每公里能耗按标载牵引车标准)


“智汇”发布现场,潍柴动力、陕汽重卡与上海战略大客户签署1000辆战略合作协议,并向许昌客户交付首批车辆。

新能源重卡的渗透率2025年有望达到21%,2030年预计将达到30%。大好形势下,“智汇”新生!未来可期!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发表留言
还可输入 200 个字符